吸濕排汗測試儀廠家總結與單項指標評價法相比較,綜合指標評價法的特點是組合、快速,適用面較寬,但對單項性能的表述能力較弱。吸濕速干性的測定適用于各類紡織品和制品,也是測試吸濕排汗面料性能的主要方法。通過同時測試織物兩側的溫度差或濕度差來反映熱濕傳遞性。暖體假人法克服了單項法中只能測試織物的保暖性或熱阻、不能全面反映服裝保暖性的缺點,試驗結果溫度,誤差小,是一種較好的服裝熱阻的測定方法。微氣候儀法通過對微氣候的綜合測量分析,更接近于人體的生理感覺,能更有效地表達實際穿著情況。
1、吸濕速干性
目前國內評價織物吸濕速干的指標比較多,測試儀器也很多,但一種儀器不能適用于測試所有織物的濕傳遞性能。許多測試儀器可以用于評價不同織物的水氣傳遞阻抗,都存在著各自的優缺點。我國在2008年發布了標準GB/T21655.1—2008《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1部分:單項組合試驗方法》。該方法通過評價兩類指標來評價吸濕速干產品。評價吸濕性需要考核的指標有:吸水率、滴水擴散時間、芯吸高度;評價速干性需要考核的指標有蒸發速率、透濕量。該標準可以看作是上述某些單項指標評價方法的綜合。方法具有簡單、易操作,測試迅速的特點。指標的確定為考核織物的吸濕排汗性能提供了參考,有利于進一步規范功能紡織品市場。
但由于人體出汗是一個動態的過程,單項組合試驗法只反映熱量或液態水傳遞的單個或兩個環節,而且是靜態時間點的測試結果,不能綜合反映液態水的整個傳遞過程,為了反映水分在織物中傳遞的整個動態過程,國家質檢總局在2009年發布了GB/T21655.2—2009《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第2部分:動態水分傳遞法》。標準規定了紡織品吸濕速干性能的液態水動態傳遞性能的試驗方法以及對該性能進行分級評價的方法,通過測試織物浸濕時間、變化吸水速率、zui大浸濕半徑、液態水擴散速度、單項傳遞指數、液態水動態傳遞綜合指數等指標反映液態水在織物中動態傳遞過程并以此評估紡織品的吸濕速干、排汗等性能。
紡織品吸濕速干性的評定標準*部分原理簡單、測試方便。第二部分內容通過測試面料中水份的動態轉移特性,分析面料的液態水份管理功能來實現評綜合評價,相比較而言,該部分測試儀器更加精密,綜合程度更高,特別適用于織物吸濕排汗性能的評估。
2、熱濕傳遞性
由于服裝熱舒適性受到皮膚和服裝間空氣層厚度、空氣流動變化的影響,用蒸發熱板法或靜態平板法可以測定織物的傳熱系數、克羅值或熱阻,但難以全面反映服裝的熱舒適性。上通常采用暖體假人測量方法來科學地、定量地測定和評價服裝的隔熱性能,我國也在軍服及勞保服裝配置上廣泛使用。該方法模擬人體現實穿著,綜合考慮了服裝和人體的合體程度、皮膚與服裝間空氣層的厚度、空氣流動的變化等因素的影響,通過測定服裝內溫濕度和耗電量,計算服裝的熱阻。
目前,出現的第三代能模擬人體出汗的假人通過測量服裝內溫濕度和耗電量,能計算出服裝的熱阻和濕阻。但由于暖體假人實現條件比較高。并且難以模擬人體真實活動的狀態,仿真程度還有待提高,因而在實際應用中還存在較大的局限性。微氣候法不能反映出由于服裝形態方面的區別所造成的熱濕傳遞性能的不同,難以全面反映人體穿著時的實際感覺,所以,必須進行人體著裝測試,并結合主客觀評價方法綜合分析。